图解地址链接:中共朔州市平鲁区委 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 关于平鲁区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中共朔州市委、朔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扎实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推动平鲁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现将2024年度我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予以推进。今年以来,区政府常务会、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法规相关内容19次。认真落实国家机关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会前学法制度,切实发挥推动“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印发《关于制定学法计划、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办,区直有关部门结合具体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着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宣传解读实效。为加强我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教学宣传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印发《关于加强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教学宣传工作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二)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积极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协调作用,聚焦完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机制,有效提升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是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全体会议,起草、送审和印发《中共朔州市平鲁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二是起草《朔州市平鲁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的实施方案》,扎实推动我区法治领域各项改革的落实。三是组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调研式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照整改事项、整改措施,逐项细化整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进度安排和完成时限,确保整改有序推进。四是梳理印发《朔州市平鲁区法治乡村建设区级指标体系(试行)》和《朔州市平鲁区法治乡村建设乡镇级指标体系(试行)》,与之前已实施的村级指标形成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夯实了基础。五是编制印发《朔州市平鲁区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党委、政府领导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六是印发《平鲁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工作方案》,推动专题述法与年终述法工作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平鲁全面落地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三)坚持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
1.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严格落实《朔州市平鲁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审核备案管理办法》,持续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截至目前对5份规范性文件、2件重大行政决策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核(查),并出具了合法性审核(查)意见,法治审核政府办交办其他类文件30件。
2.推动行政复议及应诉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高效、为民的原则,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积极履行行政复议与应诉职责。截至12月初,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36件,其中受理24件,22件已结案,受理前审查1件,共办理行政应诉类案件18件,其中一审11件,二审7件。
3.推进行政执法提质增效。一是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做好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重点工作,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编办与区司法局认真研究我区乡镇综合执法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综合评估完成我区乡镇行政执法赋权事项动态调整,助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松绑增效。二是我区组织各乡镇及各执法单位行政执法负责人、业务骨干等共计60人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组织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线上直播培训,人均达到20学时。组织全区各级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省司法厅举办的8期“行政执法大讲堂”线上培训。同时在长良培训学校举办了2024年度平鲁区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为期4天。三是拓宽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渠道,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面向全区公开选聘了10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四是围绕“三项制度”落实、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开展、行政执法案卷文书制作等情况共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14次;今年,根据省市安排,赴怀仁市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应急领域行政执法交叉检查,行政执法监督更加完善,效能更加高效。
4.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规范化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提高罚款规定的执法质量,切实保障了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全面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保障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顺利建设,依法惩治破坏生产经营、盗抢生产建设财物等犯罪4件7人,起诉涉知识产权、帮信犯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件6人,全年追赃挽损11.3万元,挽回企业损失12万元。三是深入企业走访调研20余次,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倾听企业对法治的需求,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高效便捷诉讼服务、精准防范风险等方面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积极树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断优化涉企服务举措,护航经济发展,共建法治环境。
(四)坚持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法律服务水平全面
提升
1.巩固做实提升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深入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提升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全区725名人民调解员和702名“法律明白人”开展培训,进一步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打下基础。在阻虎乡建立了企业法律明白人工作站,并举办了一场企业“法律明白人”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和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意识。
2.践行“谁执法,谁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和“谁服务谁普法”制度,一是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围绕特殊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开展普法宣传50余场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资料1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0多人次。在宪法宣传周举办“弘扬宪法精神·守护平安平鲁”主题演讲比赛。二是举办各类法治进校园宣传活动和专题讲座10余次,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3件3人,心理疏导1人。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联动的若干意见(试行)》,开展了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法治护航专业镇”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区“红山荞麦”生产基地木森农牧开展了主题普法宣传。
3.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保障能力。组织实施我区2024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共进行免费法律咨询2327人次,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受理11件,办结8件。同时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全面实施全区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全覆盖和值班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帮助,截至目前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案件54件,民事6件,刑事48件。代写文书53份,解答咨询508人次,总受援人数640多人。区检察院在经济开发区设立法律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10余次。
4.精准规范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办理水土流失治理案件4件,生态环境领域案件15件,资源保护领域案件8件;妇女权益保护案件1件,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案件1件,食品安全监管案件2件;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行动,走访辖区长城13段、烽火台40个,办理案件2件。办理涉食药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件。
5.构建法院、基层法庭与调解组织双向互动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6月份,我区首个基层法庭凤凰城人民法庭建成启用,该法庭的启用更好地延伸司法触角,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有效解决偏远乡镇群众诉讼难的问题,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五)坚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助力平安建设
1.深化“化解矛盾纠纷 助力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大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线索排查化解力度。今年1-11月份,全区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569件,化解2151件,化解率83.7%。特别是专项行动以来,累计摸排矛盾纠纷事件473件,化解451件,化解率95%。其中:婚恋纠纷42件,家庭纠纷38件,邻里纠纷65件,债务纠纷13件,劳动就业纠纷1件,涉房地产、征地拆迁纠纷17件,医疗卫生纠纷3件,其他纠纷281件,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无死角、底数清、情况明。
2.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区检察院全年共受理提请逮捕案件70件93人,批准逮捕44件58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10件142人,提起公诉73件90人。受理经济犯罪审查逮捕8件16人,不捕6件6人。办理职务犯罪案件6件7人。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件,发放救助金4万元。区法院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87件108人,已全部审结完毕,结案率100%。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23名被告人适用缓刑;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623件,审结1608件,结案率99.07%;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688 件,已全部执结完毕,结案率100%。严格规范失信惩戒96人,限高276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96人。
3.强化社区矫正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实地查访、外出审批制度,通过入矫宣告、法治教育、入矫测试、心理测评等“组合拳”,把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截至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61人,其中缓刑57人,假释3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无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情况。同时加强社区矫正业务培训,重点在监督管理、教育矫正、期满解除以及档案规范化管理等易出问题环节进行了讲解,今年我区2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代表朔州市参加全省社区矫正业务能力提升“大比武”比赛。
4.加强安置帮教,提升管理效能。在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调查摸排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刑释人员的就业指导、安置协调、教育帮扶工作,全部逐人建立档案、定期走访,做到一人一档,底子清、情况明、不漏管、不脱管、不嫌弃、不歧视。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安置帮教人员446人,其中重点人员59人,安置对象均表现良好,无重新犯罪迹象。
二、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严格对照自查,与上级要求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少数部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还不够严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2.依法治区办统筹协调权威仍需加强。区司法局目前承担区委依法治区办议事协调机构工作,但日常推进工作、部署任务时,仍存在力度不足、权威不够的问题。
3.基层法治力量比较薄弱。执法队伍力量相对薄弱,执法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少事多的矛盾依旧突出,人才匮乏尤其是缺少法治建设专业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
4.部分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还有待提高。面对群众直接开展普法宣传的工作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宣传方式有待创新,普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有待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细化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2.推动“一规划两纲要”任务全面落实。强化统筹法治建设,深刻把握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围绕法治建设的任务要求,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结合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法治中国建设路线图和我区实际,切实落实我区法治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一规划两纲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3.做好“八五”普法“收官篇文章”。提高政治站位,锚定全区“一盘棋”,增强做好全民普法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促进普法工作全面提质提效。
4.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全面加强我区行政执法单位及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行政执法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5.进一步夯实法治政府基础。坚持依法民主决策,做到重大决策程序合法,规范运行,避免行政决策随意性。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行政执法部门规范审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社会满意度,树立法治平鲁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