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地址:关于印发《朔州市平鲁区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的通知
平政办发〔2022〕3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井坪街道办事处筹备处,区直各相关单位:
《朔州市平鲁区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8日
朔州市平鲁区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
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
为深入落实全国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视频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根据省委农办、省农村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全省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方案》(晋农组办发〔2022〕27号)要求,扎实推进全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和“回头看”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聚焦排查不严、整改不力、作风不实等重点问题,全面彻底排查整改,健全台账、闭环解决、销号管理、标本兼治,坚决纠治农村改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改厕情况底清数明、问题厕所清仓见底、所有问题厕所全部按期整改到位,真正让群众满意、社会认可。
二、主要内容
在2021年摸排整改和今年上半年“回头看”的基础上,对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逐村逐户进行拉网式排查。
(一)看问题厕所是否查找清楚。是否建立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厕改厕台账和问题厕所台账;改厕台账基础数据是否存在不全不细问题,问题厕所台账是否存在不实不准问题;是否严格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等标准要求认定问题厕所;是否存在虚报瞒报等问题。
(二)看已整改的问题厕所是否整改到位。整改中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产品的问题;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改厕标准、技术规范、验收指标;是否存在应付整改、形式整改,整改不久又出现问题;是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问题厕所整改是否征求户主意见,户主是否参与,整改后户主是否满意并签字认可。
(三)看未整改的厕所整改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短期内能够整改的是否做到立行立改。整改难度大的问题厕所是否制定整改方案并纳入整改计划;整改模式选择是否适宜;对新引进的改厕模式和产品,是否存在未试点试验就盲目推开的问题;是否存在急躁冒进或消极拖延现象。
三、排查方式及时间步骤
(一)乡村自查(8月31日前完成)
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乡镇组织乡镇干部、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对各村所有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户厕进行逐户逐厕摸排检查。
1.建立完善“两个台账”。如实规范填写《农村卫生户厕台账(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附件4);按照《农村户厕问题分类认定清单》(附件3),逐一认定是否为问题厕所,填写《农村问题户厕台账(村级)》(附件5)。要与去年摸排问题厕所台账有效衔接。“两个台账”改厕农户和排查人员均需签字确认。
2.签字报送。村级“两个台账”建立完善后,由村党组织书记在村级改厕台账首页上签字,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审核同意后,及时按要求将相关信息录入“山西省农村厕所革命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并填写《农村卫生户厕汇总表(省、市、县、乡通用)》(附件6)《农村问题户厕汇总表(省、市、县、乡通用)》(附件7),经乡镇党委书记审定签字,报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审核。
(二)区级核查(9月20日前完成)
在乡村完成自查后,区级采取乡镇交叉检查的方式,对
所有乡镇摸排整改“回头看”情况进行核查,区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全程参与。
1.核查要求。每个乡(镇)抽查不少于3个村、每村不少于30户改厕农户(不足30户的全覆盖)进行核查,抽查的户厕要覆盖无问题厕所户、问题已整改户、长期整改户,重点检查摸排任务大、问题厕所多、整改任务重的村。
2.核查内容。对照《农村户厕问题分类认定清单》逐户逐项查看,据实规范填写《农村户厕核查表(省、市、县通用)》(附件8),核查人员要签字确认。
3.核查比对。交叉检查组要将核查表与村级两个台账逐户逐项进行比对,验证摸排整改的真实性、准确性,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并形成逐户核查比对报告。
4.签字上报。乡镇交叉核查结束后,填写《农村卫生户厕汇总表》《农村问题户厕汇总表》,经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和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后,报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审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区级党委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的要求,成立区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领导组(领导组名单附后),形成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抓好组织落实,乡、村具体负责问题摸排整改,驻村工作队全面参与“回头看”入户排查工作,充分发动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问题厕所摸排。区乡要安排专门经费,保障摸排整改“回头看”顺利开展。
(二)强化部门协作。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要成立工作专班,区农业农村局专班组长吴晋平,副组长:安占富,成员:吴国鹏、张金龙、尹峰山、高立新;乡村振兴局专班组长:燕长春,副组长:宋荣,成员:刘鑫、郝永。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开展摸排整改“回头看”;区卫健局要加强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区生态环境分局要加强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与改厕工作的衔接;区市场监管局要推进农村改厕标准制定、加强改厕产品质量监管;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摸排整改工作。
(三)严格督查考核。将农村厕所革命及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工作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内容,纳入区委重点督导和检查内容,实行销号制管理(附: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反馈单)。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对工作中推进不力、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的通报批评、严肃处理,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并报纪检、组织部门。
(四)做好宣传培训。要对排查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统一标准、明确任务,组织动员改厕技术专家、施工技术人员、乡村改厕明白人等,积极参与摸排整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开展卫生厕所知识宣传,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农村户
厕摸排整改工作,科学使用卫生厕所。
(五)畅通信息渠道。要在电视台、网络等各类媒体向社会公布农村厕所革命问题咨询和投诉举报电话,加大群众和社会监督力度。发挥好网格员、微网格员作用,常态化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推动落实问题整改。
(六)改进工作作风。将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与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主观摸排、选择性摸排、办公室摸排、纸面摸排、微信摸排、电话摸排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附件:1、朔州市平鲁区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领导组名单
2、朔州市平鲁区农村改厕问题整改反馈单
3.农村户厕问题分类认定清单
4.农村卫生户厕台账(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
5.农村问题户厕台账(村级)
6.农村卫生户厕汇总表(省、市、县、乡通用)
7.农村问题户厕汇总表(省、市、县、乡通用)
8.农村户厕核查表(省、市、县通用)
附件1
朔州市平鲁区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
领导组名单
组 长:白 涌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吴晋平 区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燕长春 区乡村振兴局局长
成 员:陈全山 区卫健局副局长
赵 瑜 市环保局平鲁分局
李新荣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文瑞 街道办事处筹备处副书记
赵 牧 井坪镇党委书记
刘钱元 白堂乡党委书记
武尚荣 陶村乡党委书记
王丕栋 下面高乡党委书记
孟春业 榆岭乡党委书记
丁振宇 向阳堡乡党委书记
贾晓军 西水界乡党委书记
刘彦君 凤凰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郭 旺 高石庄乡党委书记
郑建平 阻虎乡党委书记
王树盛 双碾乡党委书记
杜学文 下水头乡党委书记
办公室分别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吴晋平、燕长春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平农改厕20221____号
朔州市平鲁区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反馈单
:
按区上级要求区级于 年 月 日对贵乡(镇)农村改厕工作进行核查,发现存在问题 户,请你乡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在两周内整改完成,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报送核查组,核查组复核后将整改结果报送至领导组。存在问题如下:
核查组人员签字:
乡(镇)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3
农村户厕问题分类认定清单
一、摸排整改问题
1.摸排不彻底。摸排工作不认真、走过场甚至选择性摸排、纸上摸排,改厕有明显问题但没有摸排出来,存在漏排现象。
2.整改不到位。摸排出的问题厕所整改不彻底,新改厕所或整改后的厕所又出现问题。
3.账实不相符。台账登记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户、厕不能一一对应;对排查出的问题不登、少登、错登;虚报、瞒报改厕数量和问题厕所整改数据。
二、厕所本身问题
4.已改厕所厕屋(卫生间)缺失或损坏严重,过于简陋,无顶、无围挡或围挡过低、空间过于狭窄,需立行立改。不安装厕门、厕窗或厕屋比较简陋的,可因地制宜整改。
5.厕具缺失或损坏。厕具产品质量低劣,便器、瓮体破损,维修更换不及时,影响正常使用。
6.化粪池(储粪池)缺失或损坏。地基和回填土不实,
化粪池(储粪池)外露、塌陷、渗漏;清掏口太低,雨天倒灌进水;盖板缺失,粪便裸露;砖砌化粪池未做防渗处理。
7.水冲式厕所已安装的储水设施损坏,或没有配备储水设施,不能正常使用。
8.卫生旱厕不卫生,盖板缺失或便后不用物料覆盖,蝇蛆滋生,环境脏乱差。便器大口直排,无防臭阀,防臭阀损坏或弃置不用。
9.设备选择安装不合理,或工程设计要求安装排气管但未安装排气管,导致厕所内有较严重的臭味,要立行立改。前期改厕未设计安装排气管,或已安装的排气管过低、过细,各地可因地制宜整改。
三、管护机制问题
10.管护机制缺失或不健全。厕具维修、粪污清掏监督举报机制形同虚设,厕所坏了无人修或维修不及时,造成厕所难以使用;粪污满了没人清掏或清掏不及时、价格过高;粪污清掏后未进行无害化处理,乱排、乱倒,造成环境污染;监管缺失,未将个体抽粪车纳入统一监管,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11.厕所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闲置。中央奖补资金建设配备的厕所粪污储存、运输(抽粪车)、无害化处理设施(大三格等)等闲置弃用,未明确管护职责主体,建立管护体系,落实管护经费等。
四、技术措施问题
12.改厕模式不符合当地气候、环境和客观条件等实际,群众不能使用。
13.冬季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造成上水管冻实、厕具冻裂或厕具下粪口冻住造成粪便堵塞不能清理,厕所不能正常 使用。
14.水冲式厕所供水无保障,下水无去处或管道堵塞导致污水外溢。
五、操作规范问题
15.形式改厕。把“发厕具”当成“改户厕”,一发了之;在农田、村内道路、村庄主街巷、长年无人居住院落或闲置宅基地上改厕等。
16.拆旧不建新。拆除旧厕快,建新厕慢,导致农户无厕 可用。
17.已竣工项目验收不及时,项目资金拨付严重滞后,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户改厕补贴和工程款;冒领、套取国家改厕资金。
18.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