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驻乡各单位、各企业:
为了切实将抗震救灾工作抓实抓好,现将新订的《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和各自的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放到工作第一位。
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9日
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发:各村、驻乡各单位、各企业
平鲁区陶村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29日印发
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根据我区地质构造,为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
地震应急体制和机制,提高突发性地震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地震应急救援规定》、《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朔州市地震应急预案》和《朔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朔州市平鲁区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全乡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较大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指导全乡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境内有感地震事件、出现地震谣传事件和自然因素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采煤沉陷区等与地震作用有关的地震灾害应对。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将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体系
成立由党委书记、乡长任指挥长,分管地震、安全的副职为常务副指挥长,武装部、党政办、派出所、财政所、自然资源所、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计生办、煤矿安监站、地面安监站和各村、各企业为成员单位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统筹负责全乡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挥协调。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责任人如下:
总 指 挥:刘 发(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指挥长:杜 敏(党委委员、副乡长)
胡玉德(党委委员、副乡长)
杨虎勇(主任科员)
成 员:张志武(人大主席)
赵建国(党委副书记)
王 玉(纪委书记)
高 帅(组织委员)
王彩萍(副乡长)
辛凤仙(副乡长)
孟 彪(武装部长)
王跃生(主任科员)
陈田柱(主任科员)
李国清(副科干部)
陈 飞(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丁志敏(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苏军然(安监站站长)
武尚军(煤矿安监站站长)
蔚武雄(派出所所长)
杜 荣(自然资源所所长)
薛海林(卫生院院长)
朱荣荣(寄校校长)
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驻乡各单位负责人
各企业负责人
指挥部要在乡党委的领导下通统筹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具体下设1个办公室7个小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抗震救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杜敏同志兼任,主要负责汇集、上报险情和应急处置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应急处置救灾方案和应急措施建议;认真贯彻省、市、区的指示和部署,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村、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起草地质灾害相关文件、简报,整理归档地质灾害相关文件资料;承担日常事务的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组织宣传组
组织宣传组组长由组织委员高帅同志担任。
主要职责: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利用广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乡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制止平息地震谣言。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治安保卫组
治安保卫组组长由武装部长孟彪同志担任。
主要职责:
(1)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机关和群众的安全保卫工作。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3)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 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医疗救护防疫组
医疗救护防疫组组长由副乡长王彩萍同志担任,成员为各卫生院院长、卫生院工作人员及各村医疗站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并组织好5人的医疗救护队随时待命。
(2)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合理安排医疗救护人员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3)在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的同时,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
(4)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物资供应组
物资供应组组长由主任科员王跃生同志担任.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和落实工作。提供后勤保障抗震救灾所需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2)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全乡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及救援队伍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4)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抢险救灾组
抢险救灾组组长由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丁志敏同志担任。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此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人口疏散组
人口疏散组组长由主任科员陈田柱同志担任。
成员:各村两委负责人、各企事业单位、各企业负责人。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负责指导各单位、各村、各企业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预定安全区域,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3)配合搞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恢复建设组
恢复建设组组长由人大主席同志担任。
主要职责:
(1)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损毁情况。
(2)提出重建计划,并报镇政府、县政府。
(3)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二)成员单位及职责
自然资源所: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编写有关信息向乡政府报告,并向相关单位通报,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立即赶赴地质灾害现场,指挥灾害现场的抢险救灾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提出切实的处理措施。
水保办:负责灾区的群众饮水,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河道、水库、水渠内地质灾害堆积物的清理和被破坏水利设施的修复,确保受害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负责灾后供电与安全工作,以及电力设施的修复工作。
安监站:监察督促采煤沉陷区、地上企业、群众住房、公共活动场所和道路震情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治办:协调派出所负责地质灾害救灾区域的社会治安和交通指挥工作,重要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一旦出现灾情、险情要立即赶赴现场维护秩序,参与抢险。
财政所:负责全乡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组织、管理、使用,负责地质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应急资金的组织筹措。
社会救助站办:负责全乡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救济救助工作,做好地质灾害救济所需物资准备,及时有效地开展灾情救济和灾情统计工作,同时,结合危房改造与自然资源所一起完成受灾户的搬迂或重建。
煤矿安监站:负责做好全乡六座煤矿的地震灾害的应急工作,确保妥善处置紧急事故。
寄校:负责区域内的教职员工的抗震救灾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体系建设
(一)预防预警行动
1、编制年度抗震救灾方案
要及时依据全区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规划拟订。
2、加强地震灾害监测
科学普及地震灾害知识,及时对异常情况作出判断上报。
(二)地震灾害速报
地震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地震灾害类型、灾害规模、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
四、一般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时指造成人员伤亡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的地震。其他等级破坏性地震应急救援按上级政府要求实施。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第一时间迅速到位,按照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并迅速向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五、临震应急反应
1、防震救灾工作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
2、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
3、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
4、协调国电公司保证供电的畅通。
5、加强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六、其他事项
(一)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乡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发布、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了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期间因人事变动职责由新人员自动接替。
七、严格奖惩
按照有关条例和规定,对在地震灾害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引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八、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乡抗震救灾指挥部修订并负责解释
九、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