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5月21日在朔州市平鲁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苑冬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平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抬高标杆,争先进位”工作要求,综合施策、挖潜增效,推动全区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达到324.1亿,增长9.3%,总量位居全省第20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9亿,增长50.5%,达到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8亿,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3亿,增长16%。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全区经济总量快速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一年来,我们着力夯实煤电基础,传统产业得到新提升。巩固提升煤炭产业,狠抓煤炭保供、煤矿智能化改造、规范化管理,全年核增产能1050万吨,生产原煤1.06亿吨,完成保供任务425.1万吨,完成率106.2%智能矿井占比达到36%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7.6%做大做优电力产业,中电投2×100万千瓦电厂3号机组并网发电,巽丰分散式风电并网运行,太重和大唐白玉山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全区电力总装机达到955.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39%,全年发电量195.9亿千瓦时,增长31.1%,总量增幅均为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持续壮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朔州发展低碳硅芯产业”决策部署,经过不懈努力、积极争取,朔州低碳硅芯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我区,在破解“一煤独大”发展困局上迈出关键一步。同时,紧扣全省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平鲁资源优势,引进建成海泰光伏组件等转型项目,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全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9.2%。

一年来,我们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稳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29项重点任务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为企业节省电费5582万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驻地6家央企、1家省属企业全部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18家区属国企全部完成脱钩改制。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稳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推行,“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成果丰硕,连续三年考核优秀。成功申报全国科普示范区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朔州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落户我区。加快创新主体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占比16%,研发经费投入增30%,均高于省定指标。

一年来,我们扎实抓好“三农”工作,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编制完成“十四五”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确定“12345”发展战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万亩,总产量1.85亿斤增长41.3%。特色农业高效发展,一产固投完成10.9亿元,总量全市第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8.5亿,增长81%一产增加值6.1亿元,增速全市第一。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农村“六乱”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1031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24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占比7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52元,增速全市第二。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新确定的边缘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及时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并购买防贫险,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总投资50亿87个生态治理项目全面铺开聚焦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全员发动、全力推进清煤禁煤、清洁取暖等八大攻坚行动,建成区供热供气“双盲区”改造基本完成清洁取暖完成率101%全年优良天数314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7.8%,PM2.5平均浓度降到32微克/立方米,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深化“四水同治”,完成1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消除劣类水体,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全力推进生态修复,启动实施高速沿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完成绿化造林5.6万亩小流域治理1.65万亩、水源工程30处。大力推动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超额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8%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持续加大惠民力度,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2%。城镇新增就业37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以内。城乡居民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加强与山大附中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中小学生回流804人,高考一本达线人数124人,比上年翻了一番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大力提升城市品质,稳步推进总投资13.7亿元的12个城市更新项目,堡子沟、古城、溪泉沟3个片区拆迁改造完成80%,纬一路顺利通车。完成总投资5800万元的引朔供水工程,彻底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持“零输入、零感染”。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完成速度全省第三,12-17岁人群接种任务超额完成。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效能得到新提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务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0件、政协提案98办复率100%。建立抓落实工作机制,对重大事项、重点任务、重要工作,实施立项督办问效全程闭环管理,政府执行力、落实力进一步提升。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一枚印章管审批”划转率85%,“互联网+监管”数据入库率100%双随机监管覆盖率95%。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一般性支出压减10%坚决扛牢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此外,国防、双拥、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红十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远超预期,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单位,关心支持平鲁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一煤独大”、“一企独大”的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新兴产业占比不足10%,高质量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疫情反复对经济发展的冲击依然强劲;民生保障、城市管理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污染防治、生态治理任重道远;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为主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建设一区两城,写好“两本答卷”,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稳”就是要稳定经济运行、稳定市场预期、稳定民生改善、稳定社会大局;“进”就是要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特别是调结构、转动能、转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区委立足当前新形势,深刻把握“稳”和“进”的辩证关系,提出“突出党建引领,建设‘一区两城’,写好‘两本答卷’,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开创新局面”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勇于迎接挑战,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平鲁的各项工作必将迈上新台阶,平鲁的未来必将充满无限希望!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内涵集约发展。主动担当能源大区政治责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释放先进产能,推动芦家窑、森泰、大恒等6座煤矿核增产能960万吨,确保全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亿吨,坚决完成保供任务。大力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年内完成大恒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党新、国兴、冯西等19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改造,进一步提高先进产能占比。加快推进安太堡2×35万千瓦电厂建设,确保中电投2×100万千瓦电厂全面并网,力争全年发电量达到320亿千瓦时。

推动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壮大。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以低碳硅芯产业园为主阵地,努力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新支撑加快培育低碳硅芯产业,依托我区独特的绿电优势,聚焦“新能源+新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运营与硅芯产业深度耦合,大力推进北京永昌、三元硅基、朔州光福、晋楚三熹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金属硅、多晶硅、单晶硅、大硅片、高端芯片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倾力打造“001号低碳硅芯产业”品牌加速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落地建设;加快300万吨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普勤低热值煤分级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方向转变。全面壮大“新能源+储能”产业,围绕新能源和储能规模化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谋划推动“风光火储一体化”农光互补产业示范项目。重点推动总投资55.7亿平朔矿区风电、蒋家坪风电等10个风电项目,总投资31.3亿国电海丰、格盟新能源农光储氢一体化等6个光电项目,总投资51.6亿神头、海泰等8个储能项目逐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依托北科大冶金学院、中石化石科院等科研院所,大力发展碳基新材料、固废新材料产业,加快推动总投资15.5亿的华朔德光碳基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确保晋坤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剂、昌昕高岭土深加工、北新建材纸面石膏板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围绕矿山机械制造、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总投资4.3亿元的江苏林科矿山机械设备、华电重工光伏支架、海泰光伏组件二期、三亚泛海防冻液和抑尘剂等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培育大数据产业。依托低碳硅芯产业园,加快推动总投资1.5亿元的综合能源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成运营,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布局为契机,推动建立北方能源和碳计算中心。

全面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投放数字消费券、爱心消费券500万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能;因地制宜发展生活消费聚集区,在古城小区打造夜市经济街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城,整合形成汽车修配城。规范生产性服务业鼓励煤电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环节,注册独立服务业企业推动境内所有具备条件企业全部入统入规。发展新型消费方式,依托“互联网+服务”等新业态,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拓展全区名优土特产品营销渠道。

    各位代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破解“一煤独大”发展困境的关键举措,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以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加快培育新动能,在转型发展新路上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二)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盯紧抓牢总投资574.2亿元203个重点工程项目,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开工条件,确保6月底全部开工。抢抓有效施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抢抓国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机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申报专项债券资金,进一步做细做实项目盘子,夯实高质量转型发展基础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结合全区产业发展实际,突出绿电优势,重点围绕打造硅芯全产业链,绘制招商图谱,实施精准招商,创新开展电价招商、以商招商、链长招商、小分队招商,精准对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引进培育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鼓励中煤平朔、中电投等境内国有大集团和重点煤矿企业投资转型项目。全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5场以上,确保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个,签约资金达到293亿元以上。实施项目对接、签约、落地、开工全过程闭环管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落地率。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不断完善项目建设保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中央专项债券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各类金融工具,多渠道筹措项目资本金。强化土地保障,认真落实产业用地支持23条,创新规划指标管理使用方式,加快项目用地前期工作,成熟一宗、报批一宗,逐步形成“地等项目”工作格局,全面保障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深化“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提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各位代表,项目是转型发展的第一支撑,我们要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只争朝夕分秒必争,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以好项目促进大转型,在高质量发展赛道比出新气象、拼出新精彩

(三)狠抓改革创新,全面增强综合竞争优势

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充分利用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以“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为引领,培育建设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全力支持低碳硅芯产业研究院、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建设,推动中石化石科院朔州中试基地加快建设,确保8月底建成投运。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年内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达到6家。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突出人才智力支撑。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落实好朔州市创新人才发展25条,用好建好平鲁籍在外高层次人才智库,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队伍。突出抓好低碳硅芯产业园人才服务保障,提供高标准专家公寓,为入园企业配套职工公寓2000套,统筹解决好住房安居、配偶安置和子女就学等问题,确保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加快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高标准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规范化经营。加强国有资本穿透式监管,对于大额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实施,严格履行决策程序,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厂房、“九通一平”、创业平台、孵化基地建设,满足入园企业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持续实施“三个一批”活动,强化项目调度,推动更多优质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年内开发区要完成工业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两项硬指标。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整合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直接惠企利民。

    各位代表,我们要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敢打“攻坚战”、勇“深水区”,大刀阔斧、攻坚克难,为平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创造新价值!

(四)狠抓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决粮食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势,开展撂荒地专项整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复耕复种扩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范围整治撂荒地1.6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9万亩,力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突破60万亩,粮食产量突破2亿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红山荞麦良种繁育基地1.3万亩,积极创建省级种业基地。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抓好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重点抓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扶贫项目管理、动态监测、小额信贷等工作,做好“三类户”273757人的重点监测,保障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做精做细特色农业。按照全政策链扶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思路,以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种、养、加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年内建设杂粮基地20万亩、油料基地11万亩、马铃薯基地8万亩、大豆基地2.2万亩,中药材基地0.5万亩、蔬菜基地0.5万亩,持续壮大“六大特优种植基地”。种植优质燕麦草、优质牧草4万亩,在西北乡镇探索实施养殖业经营托管服务,持续壮大“八大生态养殖基地”。聚焦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壮大帅林、源生泰、鲁丰、长良等25家省市龙头企业,全年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1亿元,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

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宜居水平。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打造长城板块15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8852户农村改厕2000座新改建“四好农村路”57公里长城1号旅游公路支线17.2公里;完善农村物流三级节点建设,建成1个综合服务站;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高标准打造1个数字乡村示范村1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大力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化收”工作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产业经营性收入占比大幅提高。深化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抓好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抓好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以及二轮承包到期顺延30年全市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位代表,三农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将坚持“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奋力写好乡村振兴答卷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推动共同富裕,让共同富裕的成果惠及平鲁人民

(五)狠抓城乡统筹,全力建设“一区两城”

全力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持续推进开发区提档升级,突出抓好低碳硅芯产业园建设,按照“三年打基础、六年立标杆”总体发展目标,引入社会资本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加速推进总投资35.97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硅基主导、集群发展、绿色低碳、创新引领的硅芯产业园区,力争到2025年首期硅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到2028年园区硅芯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动开发区成为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区、“双碳”战略践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

全力建设井坪新城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统领,深入实施城市提质工程。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加快推进总投资5.6亿元的胜利路北延、文昌街道路改造工程,贯通中心城区和北坪片区,实现南北城互通互融;积极推动呼朔高铁、通用机场、平鲁经河曲至陕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右平高速连接线年内建成通车提升城市吸附力、承载力不断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总投资4.4亿元的污水处理、市政管网、换热站、公交站牌、路标指示牌提质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堡子沟人防易地建设工程,完成总投资7398万元的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开工建设总投资1.15亿元的东环路、紫晨广场、南山公园以及街巷道路绿化照明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1.7亿元的北坪、东应寺、李林街片区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总投资1165万元的城墙整治工程。全面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推行网格化管理,让城市建管有章可循强文明引导,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创新执法方式,建立市政市容、市场监管、城管、交警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努力解决城市管理“顽症”。

全力打造凤凰古城。大力推进凤凰古城提档升级,打造凤凰城边戍文化旅游景区。依托长城品牌,突出农旅融合,在长城沿线建设6万亩花海经济及2万亩燕荞麦项目基地,谋划布局休闲旅游、乡村康养等新业态。发挥凤凰古城样板示范作用,通过沿长城一号旅游路,将凤凰古城、明海湖、乌龙洞、尉迟故里串联形成一条线,带动西北乡镇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高效融合,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各位代表,我们将统筹推进“一区两城”建设,尽快实现“规划图”变“效果图”,“效果图”变“施工图”,“施工图”变“竣工图”,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新引擎

(六)狠抓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统揽,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写好生态文明建设答卷。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持续推进集中供热依托中电投2×100万千瓦电厂,启动实施东南乡镇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完成37个涉煤企业深度治理,着力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加快水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建设,年内完成马关河、源子河、溪泉河、大沙沟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完成6座煤矿矿井水生活水提标改造;实施乡镇集中式水源地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持续巩固境内地表水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体成果。加大煤矸石、粉煤灰固废综合利用,加强农田地膜残留物回收、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深入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推广“后安模式”,持续推进“三区一地”生态修复治理,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16个村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加快推动水土保持治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65万亩,治理坡耕地2万亩,新建大中型淤地坝2座。

扎实推进全域绿化。全面落实“林长制”,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改造提升、补植补色、产业拓展,全力推动总投资2.6亿永定河源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建设西水界、双碾、下水头8个乡镇的水源涵养林4.3万、水土保持林1.2万、退化林修复1万亩绿化美化村庄50个,确保早日实现全域绿化。

有序开展双碳”工作。加快出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能耗“双控”政策,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有效方式,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细化“十四五”能耗“双控”路线图,全面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行动,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稳定下降。

各位代表,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创新挖掘金山银山“价值”,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平鲁!

(七)狠抓服务提效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推动发展理念,坚持精准、高效、便捷原则,常态化开展领导包联企业、入企帮扶、助企纾困活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特别在企业开办经营和政策扶持上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真心实意同企业家交朋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以更大力度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精简审批事项、材料、环节、要件和时限,做到应减尽减,着力解决部分领域审批手续繁琐、办理时间过长、效率偏低等问题。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升群众满意度。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改造升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开放。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和承接工作,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

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推动市场主体增实力、上规模、提效益。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生态保护修复、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优化服务保障抓好优化市场主体登记服务“最先一公里”,畅通涉企审批政务服务“中梗阻”,打通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年内净增各类市场主体1886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户,新培育“小升规”企业810户,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户。

各位代表,营商环境是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全域推进、全面协调、全员参与,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全力培厚干事创业的沃土

(八)狠抓民生改善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年内民生领域支出保持在81%以上,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抓好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就业和市场主体倍增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借助就业补助资金和创业担保基金,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探索创建“零工市场”。年内新增城镇就业2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00人,新增技能人才620人,从业人员持证人数达到5.3万人,持证率42%。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巩固“双减”成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启明实验学校与井坪镇寄宿制学校联合办学,探索推广强校带弱校教学模式。深入推行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模式,加强教师合理流动,统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缩减民办教育体量,民办小学、初中学生降幅达到5%。新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5所。

加快健康平鲁建设。深化“三医联动”,持续深化公立医院和分级诊疗改革。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基础设施,推动区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年底建成、投入运营。启动新建区人民医院项目,年内完成前期手续。深入对接301医院推动远程会诊,持续深化与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合作,让群众不出区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扩面成果,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促进有意愿、有经济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深入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加大稳岗培训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跨省就医结算协同机制,推进区域一体化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力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做好第十六届省运会承办工作。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深入挖掘并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各位代表,民生乃国之大计。我们将看齐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一件一件、一年一年,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让平鲁人民的好日子更有奔头、好光景更有盼头!

(九)狠抓风险防控,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决扛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按照“早、快、准”要求,切实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化水平,不断健全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坚决守住平鲁阵地

积极稳妥抓好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结合全区发展实际,用足用好债券资金,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轻重缓急、年度还款来源等因素,向有项目规划、现实需求、还款来源的项目倾斜,把债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金融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化险改革工作。

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56条”具体举措,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燃气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煤矿、非煤矿山、老旧小区、城乡自建房、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别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全面落实分类分级监管和安全监管专员制度。加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投入和培训,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任务,提高应对灾害能力水平。

全面加快平安平鲁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深入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工作,从根本上消除矛盾源头。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期、重要节点维稳保障工作。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圆满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管控,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全区人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工作。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人防、气象、地震、科普、档案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创新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有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区委工作要求,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树牢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思维,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提升政务公开实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服务市场主体、项目建设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本领。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做到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弘扬“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以政府工作的“服务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面提高执行能力。推行“1+N”抓落实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标准,以科学规范的流程、明确具体的标准,形成抓落实的完整闭环。完善“13710”督办、“点穴式”督查机制,持续强化政务督查,做实工作矩阵,严格问效奖惩,对重点工作进行考评,完善正向激励、约谈问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全面打造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预算管理约束和财政投资评审,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紧盯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审计监督,筑牢国资国企、地方金融、能源资源、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制度防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政风清朗的政务生态。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聚焦建设“一区两城”、写好“两本答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