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616日在朔州市平鲁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区长  马占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扣“六大发展”、“两大任务”工作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我们千方百计稳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达到238.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年均值的1.9倍,年均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达到175.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7倍,年均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785.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4倍,年均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达到26.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9倍,年均增长12.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达到18222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年均增长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达到6958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年均增长13.2%,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区域发展潜力充分显现。 

  

  五年来,面对“一煤独大”格局,我们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煤炭产业基础稳固,累计建成标准化矿井24座,年均原煤产量1.2亿吨、洗选原煤3.6亿吨、外送煤炭4.2亿吨、就地消化原煤1亿吨,亿吨级煤炭基地不断夯实。电力产业迅猛发展,建成和在建电力总装机797.5万千瓦,占到全市一半。其中:火电总装机占到74.2%、风电和光电占到25.8%,电力产业新能源占比明显提升;晋北-江苏800千伏、蒙西-天津1000千伏两大电力通道和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快速推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发电333.2亿度,电力产业年均实现产值21.1亿元,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初步形成。产业积聚效应明显提升,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建成北坪、东露天两大循环经济园区,东露天煤矿、神电2×60万千瓦电厂、劣质煤综合利用、平安化肥、晋坤高岭土等10个重大项目先后投产,去年两大园区实现产值50亿元。农业结构深度调整,胡麻、莜麦、荞麦、马铃薯四大特色种植基地得到巩固,连片种植规模50万亩;藜麦、中草药种植快速推进,连片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000亩;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年均达到1亿斤;累计建成生态养殖小区68个、集中连片优质牧草10万亩,规模养殖户达到1450户,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8万头、92.4万只,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达到12家,年均实现产值2亿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面对城乡统筹深层次矛盾,我们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五年累计投资30亿元,建成7个住宅小区、10项公建工程、6项道路和生态景观工程;城市新增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6%公园绿地面积38.0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7.24平方米;城区规划面积由10平方公里拓展到3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5万增加到10城市承载力、功能性、宜居性、生态性显著提升。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投资3.8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856户、建成环境整治达标村130个、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0.5公里。完成7个乡镇、15个村、1.46万人的搬迁安置;高标准完成两轮“五个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户户通,农村图书室、文化广场、体育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突破,累计植树造林30万亩,全区林地面积达到125万亩,林木蓄积量100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达到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0.4万亩;启动了总面积70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新区建设,建成“一库两湖”等精品水系,完成沉陷区治理2万亩、种苗基地2万亩。“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下降13%,氨氮下降12%,二氧化硫下降12.2%、氮氧化物下降13%,烟尘下降8.7%、工业粉尘下降2%,圆满完成各项减排任务,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五年来,面对社会事业发展短板,我们切实推进普惠型民生,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民生领域公共财政支出年均占到75%形成了覆盖教育、卫生、就业、社保、扶贫解困、住房保障等11个领域、48项制度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15年免费教育、“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新农合补助、基本药物补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困难救助等各项补助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1.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3000人,再就业7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控制率年均保持在2%左右,低于全省控制指标。完成31个贫困村、4143户、10542人脱贫。城市公交、有线电视、党报党刊征订实现全免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敬德大剧院投入使用。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五年来,面对体制机制瓶颈,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煤炭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统筹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成7个乡镇、205个村、28410户、总面积79万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五年申请专利400多件;大力实施金融振兴,启动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交通银行、晋商银行分支机构成功入驻;着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700多户。深化区域合作,全面扩大开放,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83个,引资额达2000亿元,落地59个,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 

  五年来,面对政府自身建设新要求,我们提升服务积极作为,努力形成干事创业新局面。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82件,办复率100%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下放、取消、调整行政审批26项。全面推进“六权治本”,梳理出全区行政职权1680项,全部按要求编制权力清单并投入运行。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狠刹“四风”,“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强化审计监督,五年查出违规资金2.89亿元,核减建设工程项目投资5771万元。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干部作风不断改进,政务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回顾五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面对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重要抓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只有转变方式、优化结构,壮士断腕、浴火重生,才能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支撑,面对接续替代产业滞后现状,只有全力以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才能拉动投资、集聚后劲、提升实力。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重要标尺,面对新期待,只有尊重民意、维护民利,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群众。必须把敢于担当作为重要导向,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只有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才能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必须把狠抓落实作为重要法宝,面对新要求,只有转变作风、干在实处,才能披荆斩棘、走在前列。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我们砥砺奋进、风雨同行,生动谱写了平鲁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篇章。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平鲁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我区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一是煤电支柱产业持续低迷,投资增长乏力,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多,个别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多年未有的负增长,稳增长压力巨大;二是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作用不足,转型升级十分艰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脱贫攻坚时间紧迫,民生改善任务繁重;四是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平衡难度很大;五是社会矛盾凸显,信访问题突出,社会治理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考验;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作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特别要注意的是,伴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我区经济内生向下调整的压力加大,企业资金链、社会就业、地方财力将承受更大冲击。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担当意识,夙夜在公、一心为民,竭尽全力做好政府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根据区委六届六次全会、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区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个发展”新理念,紧扣“六大发展”“两大任务”工作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两个70%”为抓手,着力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打造三大基地,建设三个新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是: 

  ----着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并进原则,充分利用我区煤、电、风、光资源优势,不断延伸煤电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加工利用。在做好去产能、脱困转型、标准化矿井建设三项工作基础上,重点抓好煤炭配采和精洗选,力争到2020年,原煤入选率达到80%以上。强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加快推进中煤平朔2×66万千瓦、安太堡2×35万千瓦、神电2×100万千瓦项目建设。鼓励境内煤电企业通过煤参电、电参煤、煤电互参,促进煤电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由输煤向输电转变。力争到2020年,煤电装机容量达到792万千瓦。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在劣质煤综合利用项目投产运营的基础上,抢抓晋北煤化工基地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烯烃、甲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力争到2020年,煤炭产业循环率达到50%加快推进电力产业提档升级。强力推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风电和光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00万千瓦、12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提升到34.7%。加快建成晋北-江苏800千伏、蒙西-天津1000千伏两大电力通道及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变电站。主动适应电力体制改革,扩大电力直接交易,积极开拓占领电力市场,建成向京津冀输送清洁能源首选之地。 

  ----着力打造全国草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特色农业,全面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全国草牧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着力构建草牧业协同发展格局。按照“立草为业、草畜结合、以草促牧、以牧富民”发展理念和建设一个园区、打造一个品牌、形成一个特色、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精心布局饲草产业、现代生态养殖、畜牧业产业化、畜禽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畜牧业环保五大工程,建设5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5万只优质种羊培育基地、100万只优质生态肉羊养殖基地和100万只优质肉羊加工基地。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50%以上。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高标准建设40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扩大藜麦和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建成农业综合开发园区,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品牌引领、龙头带动、基地支撑、园区承载、农户联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力争“十三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达到5亿元。 

  ----着力打造全省煤系共伴生资源研发利用示范基地。抢抓国家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我区煤系共伴生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全省煤系共伴生资源研发利用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全面加快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到2020年,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8%大力推进煤系共伴生资源研发利用。依托中煤平朔、晋坤高岭土等企业,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研发煤系共伴生资源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力争在高岭土等非金属资源和镓、锂等金属资源提取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努力构建煤炭产业循环发展体系。认真落实全省煤基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积极争取省级煤炭清洁利用投资基金支持,全力打造煤-煤矸石-电,煤--粉煤灰-新建材,煤-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新型墙体材料,煤-煤制气、煤制醇醚燃料、煤基合成油四条煤基产业循环链,构建煤炭产业循环发展体系。 

  ----努力建设国家级转型综改试验新区。以转型综改为统领,建立健全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长效机制,五年内化解产能3128.8万吨。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矿产资源矿业权交易有形市场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金融体制等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责。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主动对接京津冀,积极融入环渤海,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支持央企、国企、民企在平鲁发展壮大,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重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力争到2020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0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打通北坪、东露天两大园区之间的工业走廊,实现两大园区和平朔安太堡、安家岭矿区一体化建设,形成总面积超100平方公里的平朔循环经济园区,打造区域性产业集聚高地。主动走出去,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着力引进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投资项目,增强引资精准性。 

  ----努力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新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造林绿化、水土流失治理、环境保护为重点,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子。坚持不懈推进造林绿化。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三北”和“天保”等国家级工程,深入实施全省林业“六大工程”,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建设200万亩生态屏障,五年内再完成造林20万亩,力争到2020年,林木绿化率达到40%以上。强化水土流失治理。以乡镇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落实沟坝地治理、水平梯田改造、设施农业建设、水保林地封禁保护等措施,5年治理78万亩。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全力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强化环境执法,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完成各项控制指标,让平鲁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努力建设普惠型民生幸福新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四大工程”战略,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插花贫困区实现脱贫摘帽。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构建城乡服务均等化体系。加快推进市区同城化,努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方面实现突破。加强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大力推进“五城联创”,建成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高标准规划改造和新建一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三年抓提升、两年创名校,努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区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90%的疾病不出区,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体系,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保障标准,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全面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及产品,打造通向全省全国的精品旅游景区。全面建设平安平鲁。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全覆盖,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我们坚信,通过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奋发实干,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