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形势动荡紧张,国内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周边地区疫情不稳定反复等不良因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管齐下,堵漏洞、补短板,强措施,抓落实,确保了本区零疫情,经济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全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截止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8.7亿元,同比增长5%,六县区总是排名绝对值和增速均排第二,对全市GDP的贡献率占25%。与二季度相比,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77.7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68.3亿元,同比增长3.1%。三次产业占比为1.09%、71.45%、27.46%,对GDP贡献率分别是0.39%、77.31%、22.3%,分别拉动GDP增长0.02、3.83、1.11个百分点。

     

二、牲畜业发展势头强劲

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3.02亿元,同比增长1.7%,占GDP的1.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91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农业总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5.6%,;林业产值0.65亿元,同比下降20.5%;畜牧业产值1.88亿元,同比下降9.1%,;渔业产值0.003亿元,同比增长45.2%;农林牧渔辅助性活动产值0.58亿元,同比增长7.3%。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6%、13.27%、38.37%、0.05%、11.85%。猪、牛、羊出栏量分别是23465头、3176头、51964只,同比分别增长5.2%-53.2%7.2%;存栏分别是 24267头、13629头、184793只,同比分别增长10.1%0.2 %3.8%。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1898.6吨、515.5吨、780.7吨,同比分别增长191.1 %4.5%174.4 %禽蛋产量552.5吨,同比增长42.6%;牛奶产量5481.1吨,下降11.2%。

三、工业生产总体运行良好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居全市六县区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对全市的贡献率28.1%,居全第一。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

4月份为界线,之前持续攀升,之后逐月回落。1-9,比1-8月低2.3个百分点.比1-4月份回落了13.6个百分点。

 

   从产值看,前三季度,6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517.02亿元,同比增长22.1%,比上月回落了4.5个百分点。其中平鲁本区完成262.33万元,同比增长55.5%,占全区规上产值的50.7%。分行业看,34家煤炭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21.13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上月回落了5.3个百分点;15家电力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9.88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月提高了5.2个百分点;13家非煤电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01亿元,同比增长46.1%,比上月提高了8.2个百分点。煤炭、电力和非煤电产值分别占全区规上产值的81.45%、13.52%、5.03%。

从产量看,煤炭生产总体较好。1-9月份,全区生产原煤8512万吨,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全市六县区排名绝对值一、增速第二,对全市的贡献率51.5%,居全一。从3月份起,原煤产量增速逐月下降,但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9月份回落到10.1%。 平鲁本区生产原煤2898.3万吨,同比增长17.1%

   

 

洗煤产量平稳增长。1-9月份洗煤6034.56万吨,同比增长13%,六县区排名绝对值、增速均为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对全市的贡献率74.7% 。其中平鲁本区洗煤1146.95万吨,同比增长22%。

    

 

电力生产持续走高。全区发电量逐月攀升,1—9月份,全区发电量20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7%,比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比1-2月份提高了4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绝对值、增速均居全 ,对全市的贡献率高达93.9% 。其中风电发电29.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4%,比上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火电发电177.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8% ,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68.3亿元,同比增长3.1%,六县区排名末位。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回落,一季度增速为6.2%,二季度回落到3.8%,三季度回落到3.1%。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服务业仅占22.3%,为近五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0.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4.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52亿元,同比下降3.4 %;金融业增加值3.66亿元,同比增长8.4%;房地产业增加值4.78亿元,同比增长4 %;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 4.03亿元,同比增长3.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7亿元,同比增长3.2%。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6.3亿元,同比增长9.8%,比二季度提高6.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本市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三、增幅第四。对全市的贡献率高达201.9%。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1.65亿元,同比增长4.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1亿元,同比下降1.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28亿元,同比增长11.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为7.96亿元,同比增长14.3%。

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下降1.4%;采矿业投资下降23.7%;制造业投资下降49.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增长75.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投资下降27.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7%;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投资下降10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781.5%;教育投资增长8.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下降47.5%。

六、市场销售正在回暖

   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7亿元,同比增长1.8%,比二季度提高1.7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本市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四,增速第一,对全市的贡献率为14.9%。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31亿元,同比增长1.7%,比二季度降低0.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56亿元,同比增长2%,比二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22.02亿元,同比增长1.9%,比二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1.6%,比二季度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从销售情况看,销售额为12.81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批发业销售11.34亿元,同比增长20.1%,与二季度相比回落了9.3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14.65亿元,同比增长10%,与二季度相比提高了0.9个百分点。

从住宿餐饮经营情况看,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餐饮业营业额为1.16亿元,同比下降1.1%,与二季度相比回落了2.1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0.41亿元,同比下降1.3%,与二季度相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在全市比较落后

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为17680元,同比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9元,同比增长6.3%,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五,增速第一。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7元,同比增长6.2%,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五,增速第四。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90受疫情干扰,农村外出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城乡居民收差距尚未缩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八、财政收支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高达到59.79亿元,同比增长111.6%,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增幅。其中,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1亿元,同比增长8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36.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9个百分点,本市六县区排名绝对值和增幅均排第一,对全市的贡献率21.7%,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3.6%。

财政支出保障有力。三季度,财政总支出达30.51亿元,同比增长51.3 %。其中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51亿元,同比增长33.1%。六县区排名绝对值第四,增幅第一。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8亿元,同比增长16.9%;公共安全支出0.19亿元,同比增长55.2%;教育支出2.42亿元,同比增长9%;科学技术支出0.03亿元,同比增长272.7%;文化教育与传媒支出0.23亿元,同比下降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7亿元,同比增长30%;医疗健康支出1.07亿元,同比增长29.1%;节能环保支出0.54亿元,同比下降5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8亿元,同比增长93.5%;农林水事务支出1.95亿元,同比增长93.6%;交通运输支出0.29亿元,同比下降77.7%。

 

九、金融运行平稳

截止9月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4.27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10%;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3.96亿元,同比增长55.4%;广义政府存款余额25.75亿元,同比增长25.5%。

 

 

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8.5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住户贷款16.62亿元,同比下降29.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1.94亿元,同比增长23.4%。存贷比为33.54%;存贷增速差距为11.5个百分点。